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(MWC)上,人工智能(AI)成为焦点话题。大型模型的热潮促使全球企业增加对云服务和AI技术的投资,AI与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深度整合加速了这一进程。
大模型时代来临,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
从训练到推理,大模型对算力提出极高要求。2024年,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.3EFLOPS,同比增长74.1%。未来两年,算力需求继续高增长,2026年规模将翻倍至1460.3EFLOPS。AI芯片、服务器、光模块等硬件需求井喷,数据中心正向液冷、高速互联等方向全面演进。
构建自主AI底座,打造新型云网融合基础设施云网协同
-
增强算力供给:构建广域智算中心互联网络和区域智算云池,结合“中心+边缘”布局,提供弹性智算服务。
-
全栈国产化适配:从数据中心到服务器及高性能计算集群,全面适配国产软硬件,形成“国产模型+国产算力+国产云”的完整链条。
-
云网安一体安全防护:构建覆盖全网的安全能力池,实现算力、网络、安全的深度融合,为AI应用筑牢安全底座。
企业云管理+智能组网,AI时代的数字底座
面向企业数智化转型,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进一步与云管理服务、智能组网深度结合,打造端到端的云网服务能力:
-
企业云管理服务:提供多云统一纳管、资源智能编排、成本与性能优化等全生命周期管理,帮助企业灵活用云、降本增效。
-
SD-WAN智能组网:结合AI与云网能力,打造一站式企业组网服务,实现多分支灵活互联、应用级流量智能调优。
-
云网安一体化网络:将安全能力内嵌入云网服务,提供实时威胁监测、防护与追溯,构建“云+网+安”协同的智能网络。
-
LAN-WAN融合组网:打破传统内外网隔离,实现园区网络与广域网络协同管理,支持一体化策略下发与业务快速开通,助力企业网络敏捷升级。
AI深入行业场景,助推智能化转型加速
-
智慧城市:AI赋能城市治理、智慧交通与政务服务,带来更智能的城市运行体系。
-
智能制造:5G+AI赋能设备状态监测、生产流程优化,打造柔性化、智能化工厂。
-
智能医疗:AI辅助影像诊断、智慧医疗管理平台加速落地,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。
AI未来涉及领域从基础设施到全场景智能化
未来,AI将深度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,驱动数字化、智能化向更广、更深的层面拓展。从产业链视角看,AI与云计算、算力网络、6G、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融合,将构建起面向未来的智能化底座;从应用视角看,AI将从“单点应用”走向“全场景嵌入”,重塑各行各业的每个细节。
未来的云网不仅仅是资源和连接的整合,更是智能化与安全能力的深度融合。AI驱动的智能编排、实时检测、动态安全策略将成为云网服务标配,形成从算力、网络到安全的一体化运营闭环,为AI应用安全运行保驾护航。
AI驱动网络智能化升级,构建新一代算网融合基础设施: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实时控制与智能优化;为低空经济打造基于5G专网的无人机智能调度平台;通过AI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城市级网络治理中枢;同时赋能边缘计算节点实现个性化AI服务分发。从核心网络到边缘节点,AI正在重构网络架构的智能化能力,推动"连接+计算+智能"的深度融合,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智能网络底座。